本词条由用户安Q哥创建于2021-04-14 15:16:02
胡适

胡适,被 美 国 人认为:“公认的好操纵,懂得接受引导”,简直是“总统”的最佳人选!胡适之流,“谁给骨头吃,为谁说话。”这就是他们的立场。

信仰 自由主义,实验主义
中文名 胡适
外文名 Hu Shi
别    名 胡嗣穈,胡洪骍,胡希疆;学名洪骍
字希疆
适之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
出生日期 1891年12月17日(光绪十七年)
逝世日期 1962年2月24日
毕业院校 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职    业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品 《胡适论学近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说儒》
主要成就 新文化运动领袖,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
言    语 吴语,官话
逝世地 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
学    历 博士
性    别
1胡适是个什么人物

胡适(1891—1962),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中国新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他在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活动领域,都曾发挥重要影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

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2胡适生平简介

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人物成就

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他把整理国故或国学研究纳入了他的“中国文艺复兴”的范畴之内,并发表了《说儒》,这不但是胡适治学的巅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

胡适将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他的论断承载了日后的许多成果与成就。

胡适哲学思想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就是胡适。

3胡适最经典的名言

1、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3、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4、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5、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6、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7、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8、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9、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0、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

11、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

12、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3、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14、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5、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16、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17、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18、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19、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20、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4胡适的情感婚姻历程

1923年6月8日的杭州,已经进入了黄梅季节,空气中弥散着江南特有的闷热潮湿之气。这一天,杭州火车站里,从上海开来的列车正缓缓地进站,停靠在月台边,车门开启后,乘客们鱼贯而出,不一会儿,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灰布长衫,鼻梁上架着玳瑁边近视眼睛的青年男子,这位男子就是当时名噪全国的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化运动发起者之一胡适。

这一次,胡适来到杭州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演讲,也不是为了游玩,而是要去约见一个令他魂牵梦绕多年的女子,尽管两人一个多月前刚刚见过面。这一年刚好是胡适从美国留学回来后的第6年。

离开 火车站后,胡适径直来到了位于杭州西湖北岸的新新饭店,此次同行的还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 长高梦旦,但是胡适并没有立即去见他急于想见的人,而是等到6月24日,蔡元培离开杭州后,他才单身一人,来到了位于杭州城南南高峰烟霞洞边的清修寺,在这里,胡适等待着那位女子的出现。

胡适1891年2月17日出生在上海的川沙县,祖籍安徽绩溪上庄村,父亲胡传曾是台湾省台东知县,在甲午战争中战死沙场,1895年2月,4岁的胡适在21岁的母亲冯顺弟的带领下,从台湾回到了安徽绩溪上庄村,随即进入私塾拜师读书。

13岁那年,胡适离开了安徽绩溪,到上海接受新式教育,开始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1910年的夏天,一个难得的机会改变了胡适一生的命运。他考取了第二批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的资格,前往美国留学。

胡适考取第二批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留学后,先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在对农科失去兴趣后,转入文科, 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在回国之前,胡适经陈独秀之手,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 导者之一。

胡适的情感婚姻历程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

但是,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胡适,回国后不久,便陷入了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在母亲冯顺弟的安排下,恪守孝道的胡适与比他小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了亲。

1917年8月,出于对母命的尊重,胡适回到安徽绩溪上庄,迎娶儿时就已订婚的江东秀。然而,新婚当天,吸引胡适目光的不是新娘子,而是新娘身边的一个姑娘。这个姑娘是胡适兄嫂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叫曹佩声,学名诚英,简称娟。

胡适这一次来到杭州将要与之会面的正是五年前婚礼上的小伴娘,曹佩声。曹佩声1902年出生在安徽绩溪的旺川村,与胡适家所在的上庄村仅几里之遥。胡适在自己家乡是一个明星式的人物,在他与江东秀的婚礼上,面容俊秀、举止文雅的胡适一下子便吸引了小伴娘曹佩声的目光。

曹佩声的这声“糜哥”让胡适铭记了一生,而胡适在曹佩声脑海中的印记也同样是终身挥之不去。1918年的冬天,在家里的安排下,曹佩声嫁给了从小就已订婚的同乡胡冠英,1920年曹佩声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丈夫胡冠英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就读,由于婚后四年,曹佩声一直在外求学而没有生育孩子,引起了婆婆的不满,为此婆婆以曹佩声四年不生孩子为由,给胡冠英在家乡娶了一房小妾。此事惹恼了曹佩声,已经开始接受五四新思想的曹佩声决定与丈夫离婚。

1922年底,曹佩声与丈夫胡冠英解除了婚姻关系。离婚后的曹佩声继续在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求学,这一变故让受饱受办婚姻之苦的胡适又看到了爱情的希望之火。曹佩声离婚后第二年的4月29日,正是杭州城春光最明媚的时候,胡适出现在了西湖边上。胡适的乡邻好友,曹佩声的亲戚,著名诗人汪静之曾说:“胡适来杭州的目的是为探视独居的“小伴娘”。

胡适的情感婚姻历程

曹佩声

在杭州,胡适再一次见到了自从婚礼上相见后就一直再未谋面的曹佩声。此时的曹佩声已不是胡适印象中当年的小伴娘,而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学生,虽然离婚后独居,却依旧开朗,且又带几分伤感。汪静之曾这样形容过曹佩声:“她不算漂亮,但很迷人。先是令我着迷,后又使胡适着迷,她就是属于那不很漂亮,但有迷人魅力的女人!”

略带伤感的曹佩声更让胡适着迷。在杭州一同游玩了4天后,5月3日,临别之时,胡适为曹佩声写下了一首题为《西湖》的白话小诗:“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的更厉害了……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因而舍不得匆匆就离别了。”——胡适

这首诗中的“伊”明写西湖,其实指的就是曹佩声,不是西湖更可爱,而是人更可爱。此中的双关之意,唯有二十一岁的曹佩声知晓,这是胡适在以诗传情。

胡适是最早提出用白话文做诗的人,1919年8月,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在新诗国度里探险的第一人。同一时期的新诗还有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都是这一时期影响巨大的作品。

由于胡适等人的推动,白话文开始成为新文学主流的语言样式。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叱咤风云,但也因为工作过度劳累而开始病痛上身,1923年,胡适来到南方养病,经常栖息于沪杭两地。5月3日,已经见到曹佩声的胡适,离开杭州后一直寝食不安,此时的胡适,虽然人在上海,但心却依旧在杭州,依旧想着曹佩声。而曹佩声在胡适的诗歌中也早已看出这位当年的穈哥已经爱上了自己。曹佩声面对胡适隐晦的情感表白,也按捺不住久存于胸的情感。关于曹佩声与胡适的爱情往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胡适传》的作者采访:沈卫威(《胡适传》作者) ,曾经多次采访过当时的唯一见证者,著名的湖畔诗人汪静之。

1923年5月25日,胡适在这一天的日记上粘贴了曹佩声随信寄来的八张与西湖有关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曹佩声自己的单身像。

深夜里,昏黄的灯光下,胡适开始真正体验到了爱情,而曹佩声也正式开始了她与胡适间那短暂却又各自铭记一生的情感苦旅。

到了1923年的5月底,陷入情网的胡适再也坐不住了。一个星期后,胡适再一次坐上了开往杭州的火车,出现在了烟雨朦朦的西湖边上。6月下旬,各个学校放假后,胡适终于在杭州南山的烟霞洞边等来了心中的爱人,曹佩声。

杭州西湖南山,有三处名洞,为水乐、石屋和烟霞,其中烟霞洞风景最佳,以朦胧中的烟霞为美,清修寺在烟霞洞的南边,十分安静,寺里的僧人仰慕胡适大名,便把大殿东边的两间小斋房出租给了胡适。在这里胡适与曹佩声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

在杭州烟霞洞,两人安静地享受着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每日寄情于烟霞,或两人对弈,或闲坐品茗,或游山观佛。杭州多雨,雨后的西湖和四周的山峦更是清秀可爱,胡适在日记中多处记录了他和曹佩声一同漫步于山水之间。 今天晴了,天气非常好。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胡适日记》)

天气不好的时候,两人则在檐下同读一卷书,胡适在日记中又曾这样写到:早晨与娟同看《续侠隐记》第二十二回《阿托士夜遇丽人》一段故事,我说这个故事可演一首记事诗……(《胡适日记》)

两人同居时刚好是曹佩声放暑假,但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时候,曹佩声又请了一个月的假,继续陪伴胡适,此后胡适一直在南方逗留到1923年的12月中旬才回北京。

在烟霞洞与曹佩声一起生活的时光让胡适铭刻一生。胡适曾在1923年10月3日的日记中写到: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胡适日记》。

两人虽然同居,但这并不为太多的外人知晓,1923年的中秋节,胡适邀请好友,新月派大诗人徐志摩来杭州游玩,自命为“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的徐志摩一眼就看出胡适与曹佩声非同一般的关系。

胡适虽然是中国现代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人,但他又深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在面对自由的爱情和旧式的婚姻这个问题上,他始终表现出一种矛盾。

徐志摩看出好友在杭州有了情人,便鼓励胡适要“革命”,但是与曹佩声相爱的胡适想要冲破礼教的束缚,却又缺乏勇气。

因此胡适曾自我安慰:“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胡适

胡适一生行走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之间,1962年他病逝时,蒋在送他的挽联上写到,“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可以说是对胡适最佳的人生总结。

秋去冬来,离别的日子快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天气也渐渐转凉,带着一片凄凉之意,胡适在日记中写到: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胡适日记》)。

新历的1923年即将结束时,胡适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间天堂——杭州,离开了曹佩声,回到北京。

在微微的寒风吹拂下,胡适回到了北京。徐志摩已经把胡适与曹佩声相爱的事情传开了。回到家中,妻子江冬秀手持剪刀逼问胡适,胡适承认了自己与曹佩声的恋情,由于此时母亲冯顺弟早已去世,不用再遵母命尽孝道的胡适终于向江冬秀提出了离婚。

面对江冬秀的以死相挟,胡适退却了,但心中依旧念念不忘曹佩声。与妻子争吵后,胡适离家出走,住在北京西山的朋友家中,心中的苦闷、感伤和凄凉无处排遣,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胡适写到“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上的人影”(《秘魔崖月夜》 胡适)

胡适与曹佩声的这段情缘在北京西山的寒风中渐渐消逝,但是,曹佩声至死都把她对胡适的爱珍藏在心底。

杨林桥,位于胡适家乡安徽绩溪上庄村的村口,1965年6月25日,杨林桥被山洪冲毁,曹佩声捐献了自己的积蓄,重修杨林桥。

曹佩声终身未再嫁人,临终前她留下遗言,一定要把她安葬在杨林桥边的那条小路旁,因为那是胡适回家的必经之路。 (图文/CCTV)

5胡适和胡适之是一个人吗?

胡适和胡适之是同一个人,胡适字适之,胡洪骍是他的学名。

6胡适算不算汉奸?

严格意义上他不是标准定义的汉奸,像汪精卫那种官宣投敌的算汉奸。

胡适就是个彻底的全盘西化派,民国公知,外国人喜欢欣赏的文人。

对胡适的认识,不能只看个人成就方面,也要看思想觉悟,不能只看负面的批判,也要了解事实与历史的真实映照。

7深度阅读

我很敬佩她,也觉得她很可怜,怀孕之后只能自己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事情,而且还这么痴情不嫁给别人。胡适个人是非常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所以胡适的一生爱过三个女人,其实一个女人叫曹诚英,她对胡适的爱是从一而终,而且胡适让曹诚英怀孕了,但两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