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刘若
刘若,早年追随曹操起兵。在曹营众将中地位较高,与夏侯惇、刘勋等并列。建安中官任建武将军,封清苑亭侯。建安十八年与夏侯惇、刘勋、王忠、邓展、鲜于辅等众将上书劝曹操进爵魏公。后升任辅G将军,进爵清苑乡侯。延康元年,率众将一百二十人上书劝魏王曹丕称帝。约在魏黄初中薨。
14、鲜于辅
鲜于辅,魏虎牙将军、特进。初为刘虞从事,公孙瓒破虞,辅以燕G阎柔素有恩信,推为乌桓司马。柔招诱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Z于潞北,斩丹等四千余级。乌桓峭王感虞恩德,率种人及鲜卑七千余骑,g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十万,g攻瓒。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辅、和兵合。后瓒败而鲜于辅为G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田豫,以为长史。鲜于辅将其众奉王命。以辅为建忠将军,督幽州六郡。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将其众身诣太祖,拜左度辽将军,封亭侯,遣还镇抚本州。太祖与袁绍相拒,辅从太祖于官渡。袁绍破走,太祖喜,顾谓辅曰:“如前岁本初送公孙瓒头来,孤自视忽然耳,而今克之。此既天意,亦二三子之力。”太祖破南皮,辅亦率其众从。十年,三郡乌丸攻辅于犷平。后徐邈私饮至于沈醉,口出狂言,太祖甚怒。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迁建忠将军,昌乡亭侯。十八年,与众臣谏太祖为魏王。及文帝践阼,拜辅虎牙将军,进封县侯。位特进。每惟黄初中,文帝命辅宣温密之诏于蜀,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
15、邓展
邓展,南阳人,建安中官任奋威将军,受封乐乡侯。建安十八年,邓展与刘勋、刘若、夏侯惇、王忠、鲜于辅等众将上书劝曹操进爵魏公。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曾与曹丕比剑,但输给了曹丕,约在建安末卒。
16、王朗(非王司徒)
王朗,曹操初期任将军,于j的伯乐。“于j与其D俱封为都伯,属将军王朗。王朗异之,向曹操推荐于j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j,拜军司马。”
17、蔡阳
蔡阳(?-201年),又作蔡扬,建安六年九月,袁绍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龚都等应之。太祖遣阳击都,不利,军破,阳为备所杀。
18、孙观
孙观(?~公元217年),字仲台,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东汉末年泰山寇之一,后来投降曹操。随曹操征孙权,为流矢所中,仍坚持奋Z,为曹操赞赏。不久伤重逝世。官至振威将军、青州刺史,爵吕都亭侯。
19、孙康
孙康,字伯台,孙观兄长,泰山(治今山东泰安东北)人。初与臧霸吴敦尹礼昌豨、孙观等为泰山贼寇,拥兵甚众。与臧霸等人先后效命于陶谦、吕布,后终为魏公曹操帐下武将,官至城阳太守。
20、吴敦
吴敦,泰山(今山东泰安)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武将。原为山贼,相助吕布,吕布败后投降曹操。
21、昌豨
昌豨,又昌霸,原为泰山群寇之一,后投降曹操,任东海太守,反复无常,屡次叛乱,最后被夏侯渊率兵击破,投降于j,被杀。
22、尹礼
尹礼(?-222),一名卢儿,原本属附臧霸、吕布,吕布败死后归顺曹操,成为其帐下武将,被任为东莞太守。
23、李整
李整,李典从兄,父乾为吕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所杀。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从弟典将整军。
24、丁斐 丁斐,字文侯,沛G谯(今安徽亳州)人。任典军校尉,总摄内外。建安十六年(211),马超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反叛,七月,曹操亲自西征,丁斐随军出征。两军在潼关交锋,曹操一面与马超正面交Z,另一面暗自派遣徐晃、朱灵在夜晚渡过蒲坂津,占据河西为营。曹操亲自领军从潼关北面渡河,正准备渡河时,马超率军杀到,曹操当时正坐在岸边,许褚见事态紧急,就驾着曹操上了小船,马超大军骑马沿岸追杀箭射曹操,正在危急存亡之刻,丁斐趁机放出牛马来诱敌抢夺,分散敌军注意力,敌军大乱贪婪的抢夺着牛马,曹操才顺利渡过了河,众将见到曹操平安无事,都开心的流泪了,曹操说:“如果不是丁斐,今天差点就被小贼困住了。”之后大胜马超。归 还后,曹操感激丁斐救命之恩。更加厚待他。
25、高迁
高迁,曹仁部将,曹魏将军。公元220年(延